印度需求崛起,全球油輪市場獲強支撐
航運界網消息,船舶經紀公司Gibson在其最新報告中指出,印度日益增長的煉油產能與國內消費動態,可能在短期內為油輪市場,包括成品油輪和原油油輪,提供顯著支撐。
Gibson表示:“過去五年印度成品油出口量基本持平,日均約120萬桶。雖然同期國內煉油能力有所增長,但主要用于滿足其國內需求。印度今年的出口增速創2021年以來新高,隨著該國持續擴大煉油產能,出口有望進一步增長。”
與大多數國家依賴新建大型項目不同,印度的策略主要是對現有設施進行擴建和升級。預計明年將新增高達68萬桶/天的煉油產能,這是過去十多年來最大的年度增幅。在Gibson看來,短期內如此大規模的新增產能投入運營,印度成品油出口或將進一步增長。
從區域劃分來看,印度新增產能的地理分部呈現出鮮明的特點。具體來說,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的巴爾默煉廠(18萬桶/天),以及明年投產的北部帕尼帕特(20萬桶/天)、努馬利格(12萬桶/天)、比納(6萬桶/天)等多個項目均位于內陸,其產品不太可能通過海運出口。同時,盡管位于沿海地區的科亞利將新增8萬桶/天的產能,但難以向內陸客戶銷售產品。
Gibson指出,這種分布將重塑印度國內的成品貿易格局。內陸新產能將主要滿足本地需求,而沿海煉廠在爭奪內陸市場時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這可能會迫使西海岸等地的沿海煉廠轉向海外,尋找新客戶,從而在短期內進一步推高成品油出口量。
圖源:網絡
盡管短期出口前景樂觀,但長期來看仍面臨變數。印度本身的石油需求增速預計將位居全球首位。強勁的內需將逐漸消化部分新增產能,從而限制并最終對出口量構成下行壓力。未來印度出口潛力的高低,將取決于新煉廠達產速度與國內需求增長之間的博弈。
Gibson總結道,短期來看,隨著新產能的投產,成品油輪市場或迎來清潔能源出口的最后一次增長,直至國內需求回升再次逆轉該趨勢。原油油輪市場前景則更為明確和樂觀,鑒于印度國內原油產量預計小幅下降,而煉油廠加工量的提升必須通過大幅增加原油進口來實現,這將直接利好原油油輪運輸市場。
來源:航運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