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輪新造船訂單暴跌86%,創(chuàng)九年新低
根據(jù)BIMCO最新發(fā)布的《Shipping Number of the Week》,2025年前八個月,成品油輪新造船合同量同比驟降86%,僅為260萬載重噸(DWT),創(chuàng)下九年來的新低。
2023–2024年的繁榮戛然而止
這一跌幅與過去兩年的該類船舶訂單的繁榮形成鮮明反差。2023至2024年,LR2和MR船型是訂單的主力,LR1的回暖也引人注目。2024年11月,成品油輪訂單量達到4220萬載重噸,為2008年以來最高點。然而,自2025年初以來,訂單簿已縮水12%,目前總量降至3720萬載重噸。
其中,LR2占比48%,MR占37%,LR1占13%,其余為靈便型船舶。雖然MR的跌幅相對較小,但也同比下降76%,顯示所有細分市場均顯著萎縮。
大量交付將加大運力壓力
盡管新簽訂單驟降,但BIMCO表示,龐大的訂單簿仍意味著未來兩年將迎來集中交付。BIMCO指出,這將給運價帶來進一步壓力,并推動老舊船舶的加速拆解。
成品油輪船隊自2011年以來逐漸老齡化,目前平均船齡已達14年。由于近年來回收拆解率低,現(xiàn)有船隊中已有20%的運力來自20年以上船齡的船舶。按歷史規(guī)律估算,潛在的拆解空間可達現(xiàn)役船隊的10%,未來通過拆解來控制船隊增長的潛力巨大。
替代燃料的滲透
在綠色轉(zhuǎn)型方面,目前訂單簿中約11%的新船交付時具備使用替代燃料的能力,另有22%設(shè)計為未來可改造。其中,90%為LNG動力,其余為甲醇動力。這意味著,成品油輪的綠色升級已進入實質(zhì)階段,但比例仍相對有限。
長期需求前景承壓
Gouveia指出:“Product tanker contracting could remain low in the near term amid the large orderbook and a weak long term demand outlook(受限于龐大的訂單簿和疲弱的長期需求前景,成品油輪的新造船合同在短期內(nèi)可能繼續(xù)維持低位)?!?/span>
國際能源署(IEA)的預(yù)測顯示,全球成品油需求在短期內(nèi)或仍有小幅增長,但預(yù)計將在2027年達到峰值。隨著電動車普及加快,汽油和柴油的需求下降速度將超過石腦油和航空煤油的增長速度,這對長期的成品油運輸需求構(gòu)成壓力。
成品油輪新造船市場正經(jīng)歷劇烈逆轉(zhuǎn):短期內(nèi),大量新船交付與船隊老齡化拆解的博弈將左右市場供需格局;長期來看,能源轉(zhuǎn)型與消費模式變化將決定成品油輪的未來命運。
來源:信德海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