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危險——改善運輸途中熏蒸工作的安全
西英保賠協會注意到,近期涉及船舶運輸途中進行貨物熏蒸、導致船員意外接觸磷化氫氣體(PH3)的事件顯著增加,磷化氫氣體是在熏蒸過程中使用的一種無色無味的熏蒸劑。
這種風險暴露的影響是很嚴重的,會導致嚴重的疾病、會令船員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在某些極端情況下甚至會導致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某些事件發生在被認證為無氣體的貨倉內。
磷化氫氣體的隱蔽性使其在沒有適當監測系統的情況下特別危險。由于這種氣體沒有任何明顯的氣味或者顏色,船員可能直到有明顯中毒癥狀的情況下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此外,這種氣體很容易被船上的其他氣味掩蓋,如果沒有專門的設備就更難檢測到它的存在。
協會已經了解到氣體進入船舶起居室和工作區域的主要原因。這些區域內的通風系統缺陷導致艙內無法保持正壓,從而引致氣體滲漏。協會還在電器管道和相鄰艙壁的結構缺陷,包括裂縫和腐蝕孔中,發現有毒氣體進入,這一發現強調了嚴格維護和檢查的必要性。同時,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在熏蒸之前忽略評估貨倉的氣密完整性。
可悲的是,我們已經注意到在特定情況下與磷化氫泄漏有關的致命事故。船員們沒有意識到熏蒸氣體的潛在影響,通常,出現相關病癥會被誤認為是食物中毒或者是暈船。對船艙起居室和工作區域內的空氣進行的定期檢測不足,導致未能及時檢測到有毒氣體的存在。相鄰空隙空間中的氣體積聚是在船員不知情的情況下發生的,因為這種情況不被認為是進入這些區域的潛在風險。此外,在某些情況下,貨倉被認證為無氣體,但實際上仍有少量有毒氣體存在,導致了不可預見的危險。
這些觀察結果強調了提高船員風險意識、加強檢測程序和實施徹底檢查至關重要,以防止船上運輸熏蒸期間與磷化氫泄漏相關的致命事件的發生。協會的調查結果與巴哈馬海事管理局(BMA)的調查結果一致,巴哈馬海事局也經歷了兩起在懸掛其國旗的船只上發生的運輸途中熏蒸導致的事故:M/V JUPITER(2022 年5 月)和M/V FRI DOLPHIN(2020 年2 月)。這些事故的調查報告顯示,與運輸途中熏蒸有關的死亡事故并非孤立事件;相反,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好多年,并且在各船旗國管理的船只上均有發生。
鑒于這些警示事件的嚴重性,巴哈馬海事管理局(BMA)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解決方案—在船只上安裝固定式預先氣體檢測系統。這些系統能夠持續監控,從而確保在熏蒸過程中的船員的安全。
目前,關于氣體檢測的唯一法律要求在IMO MSC.1/Circ.1264中有概述,該規定要求在船上所有適當的位置,包括住宿區、機艙和其他操作空間,至少每8小時進行一次監測。每次的讀數應正式記錄在船舶日志中,警告標志也必須在整個船舶的相關區域醒目地顯示。
盡管如此,協會仍然主張對運輸干散貨的船舶實施“途中熏蒸”制定一項全面的策略,使其與BMA的倡議保持一致。這種綜合方法需要在船上關鍵位置上安裝永久性固定的連續氣體檢測系統,并配備警報器。這些復雜的系統專門設計用于持續檢測空氣中是否存在如PH3等危險氣體,并在氣體含量超過允許閥值時立即激活警報。
雖然便攜式氣體探測器仍將用于抽查和針對性檢查,但固定系統的主要優點是能夠對船員的生活和工作空間進行實時、連續性監控。這種預警能力使得船員能夠對相關事故迅速做出應對,找到氣體進入的來源,并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來保護他們的健康和安全。
為了確保有效預防與熏蒸氣體相關的安全事故,協會強調需要采取以下方法進行全面應對:
■ 由負責熏蒸的人員對氣密貨倉進行識別和確認,特別注意那些鄰近住宿和工作空間的貨倉。
■ 對所有可能受熏蒸氣體影響的區域進行徹底的檢查,以識別和防范風險。
■ 保持住宿通風系統和周圍區域內的正壓,以防止有毒氣體進入。
■ 安裝可靠的氣體檢測和警報系統,特別是在機艙內,因為那里的正壓空氣環境可能難以維持。
■ 定期檢查、維護和校準氣體檢測設備,以確保讀數準確可靠。
■ 對全體船員進行有毒氣體檢測系統方面的全面培訓,包括操作程序,警報信號的解釋以及在遇到有毒氣體緊急事件的情況下的適當反應。
通過采取永久型固定連續氣體檢測系統、遵守被建議的預防措施以及提高船員的安全意識,可以顯著提高運輸途中熏蒸程序的安全性。這些積極主動的措施不僅保護了船員的健康,而且大大降低了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來源:中遠保險經紀
